「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」頒獎禮 - 執行董事郭基煇致辭

「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」頒獎禮 
執行董事郭基煇致辭

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、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先生、廣東省港澳辦巡視員葉維園女士、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博士、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先生、各位嘉賓、傳媒朋友,大家好。

不經不覺,「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」已經踏入第四個年頭,好高興新鴻基地產(新地)再度成為活動的冠名及慈善贊助商,與香港旅遊發展局(旅發局)一起,為香港市民以至訪港旅客,打造一個富有香港特色的世界級單車盛事。我相信,經過這四年的努力,我們讓世界各地都見證到,香港具備能力去舉辦世界級單車比賽和盛事。

今年活動有5,000多人參加,想參加但未能成功報名的人數遠超出這個數字幾倍,50公里組別的網上名額更於公開報名後一小時內爆滿。過去幾年以來,活動內容亦越見精彩、多樣化及國際化。參加者當中,有不同年紀的單車愛好者、上班一族、辦公室「OL」、傷健人士、抗癌勇士,以至截肢者,真正係一個全民參與的活動。作為香港單車節的冠名及慈善贊助商,新地亦都一直盡心盡力,運用我們的資源和網絡,推動這個活動,令活動一年比一年「有睇頭」。

單車運動可以強身健體、鍛煉意志,更可以創造社會價值。例如今年跟以往幾年一樣,新地會額外捐款,連同香港單車節的部分收入,用作發展本地基層兒童及青少年服務,貫徹新地一直提倡的「運動行善」精神,今日部分曾經受惠的兒童都有到場參加活動,感受單車運動的樂趣和熱鬧氣氛。今年受惠機構包括香港小童群益會、成長希望基金會、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,以及香港公益金。

今年,我想提出新地香港單車節有三個亮點,第一, Hammer 系列落戶香港單車節,安排了11隊世界頂級的世巡賽車隊來港,為市民帶來平時只會在電視看得到如環法、環意等星級賽事,並有專業製作團隊在現場為香港站賽事直播至全世界觀眾。 Hammer系列總冠軍亦會在香港誕生。

第二,是為了與眾同樂,令年青人與香港市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國際星級車手,我們昨日(10月13日)在將軍澳香港單車館首次舉行了如此大規模的「新地香港單車節嘉年華」,接近1,000名年青單車手、學員和公眾人士到場,體驗不同的單車嘉年華活動及欣賞精彩的表演賽,更有國際星級車手跟青年人交流切磋, 希望他們(在社交媒體)Post(展示)出來的相片會得到很多like(讚好)和心心(喜愛)﹗

第三,是新增設的「新地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盃」。我很開心今早有34 隊(包括我在內)來自「9+2」城市的年青人參加50公里活動。除了參加今早的香港單車節,我們更一盡地主之誼,為他們悉心安排了三日兩夜的豐富行程,包括到香港最高建築物ICC(環球貿易廣場)的天際100(香港觀景台)欣賞香港美景,以及參加昨日(10月13日)舉行的嘉年華。隨著大灣區急速發展,香港跟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接觸越加頻繁。這個單車活動,可以促進年青人交流、瞭解,共同圓夢。

最後,我想分享個人在單車節的體會。有不少人曾問我:「點解對單車如此『上心』?甚至說『太子仔』本身是單車迷,所以才會在香港推動那麼多……」我想跟大家解釋一下﹕其實我是在公司答應了贊助單車節的第一年,公關部同事建議我最好代表公司出賽,我才「臨急抱佛腳」認真學車,之前跟單車運動好陌生,只是在私家車上看見路上有很多單車手的時候,會覺得「嘩!唔該借歪,唔好阻住條路!」。

不過,自從第一屆單車節之後,跟各種各樣的單車手或港隊成員的溝通機會多了,便開始被單車背後很多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和精神所感染。香港面積雖小,人口比起其他國家更不算多,但培育了很多出色的單車運動員,剛剛在亞運更取得3金4銀1銅的佳績,運動員憑他們的毅力,勇奪國際獎項。無論是專業運動員,或是剛才提到的傷健單車手、抗癌勇士,他們都擁有獨特的「香港精神」,勇於挑戰自己,迎難而上。我和我公司團隊亦深深為此受到鼓舞。

所以,新地相信運動滿載正能量,我們希望透過贊助香港單車節,以及創辦「新地單車學院」踏進校園,鼓勵更多香港人不忘「香港精神」,當然亦不忘鼓勵大眾實踐「為人為己,運動行善」的精神。我經常說,在外國欣賞環西、環意,民眾的熱情同氣氛(濃厚),很想帶給香港市民一同感受。以上這些原因正是新地贊助單車節的由衷。

在此,我衷心感謝旅發局籌辦「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」,香港特區各政府部門和廣東省相關單位的協調和統籌,以及參與單位的支持和配合,希望大家享受今日的單車體驗。

「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」剛完成了上午部分,精彩節目陸續有來,最緊要在現場觀戰,感受激烈的比賽氣氛,多謝大家。

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先生、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邱騰華先生、廣東省港澳辦巡視員葉維園女士、香港旅遊發展局主席林建岳博士、旅遊事務專員黃智祖先生、各位嘉賓、傳媒朋友,大家好。

不經不覺,「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」已經踏入第四個年頭,好高興新鴻基地產(新地)再度成為活動的冠名及慈善贊助商,與香港旅遊發展局(旅發局)一起,為香港市民以至訪港旅客,打造一個富有香港特色的世界級單車盛事。我相信,經過這四年的努力,我們讓世界各地都見證到,香港具備能力去舉辦世界級單車比賽和盛事。

今年活動有5,000多人參加,想參加但未能成功報名的人數遠超出這個數字幾倍,50公里組別的網上名額更於公開報名後一小時內爆滿。過去幾年以來,活動內容亦越見精彩、多樣化及國際化。參加者當中,有不同年紀的單車愛好者、上班一族、辦公室「OL」、傷健人士、抗癌勇士,以至截肢者,真正係一個全民參與的活動。作為香港單車節的冠名及慈善贊助商,新地亦都一直盡心盡力,運用我們的資源和網絡,推動這個活動,令活動一年比一年「有睇頭」。

單車運動可以強身健體、鍛煉意志,更可以創造社會價值。例如今年跟以往幾年一樣,新地會額外捐款,連同香港單車節的部分收入,用作發展本地基層兒童及青少年服務,貫徹新地一直提倡的「運動行善」精神,今日部分曾經受惠的兒童都有到場參加活動,感受單車運動的樂趣和熱鬧氣氛。今年受惠機構包括香港小童群益會、成長希望基金會、香港聖公會福利協會,以及香港公益金。

今年,我想提出新地香港單車節有三個亮點,第一, Hammer 系列落戶香港單車節,安排了11隊世界頂級的世巡賽車隊來港,為市民帶來平時只會在電視看得到如環法、環意等星級賽事,並有專業製作團隊在現場為香港站賽事直播至全世界觀眾。 Hammer系列總冠軍亦會在香港誕生。

第二,是為了與眾同樂,令年青人與香港市民有機會近距離接觸這些國際星級車手,我們昨日(10月13日)在將軍澳香港單車館首次舉行了如此大規模的「新地香港單車節嘉年華」,接近1,000名年青單車手、學員和公眾人士到場,體驗不同的單車嘉年華活動及欣賞精彩的表演賽,更有國際星級車手跟青年人交流切磋, 希望他們(在社交媒體)Post(展示)出來的相片會得到很多like(讚好)和心心(喜愛)﹗

第三,是新增設的「新地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盃」。我很開心今早有34 隊(包括我在內)來自「9+2」城市的年青人參加50公里活動。除了參加今早的香港單車節,我們更一盡地主之誼,為他們悉心安排了三日兩夜的豐富行程,包括到香港最高建築物ICC(環球貿易廣場)的天際100(香港觀景台)欣賞香港美景,以及參加昨日(10月13日)舉行的嘉年華。隨著大灣區急速發展,香港跟其他大灣區城市的接觸越加頻繁。這個單車活動,可以促進年青人交流、瞭解,共同圓夢。

最後,我想分享個人在單車節的體會。有不少人曾問我:「點解對單車如此『上心』?甚至說『太子仔』本身是單車迷,所以才會在香港推動那麼多……」我想跟大家解釋一下﹕其實我是在公司答應了贊助單車節的第一年,公關部同事建議我最好代表公司出賽,我才「臨急抱佛腳」認真學車,之前跟單車運動好陌生,只是在私家車上看見路上有很多單車手的時候,會覺得「嘩!唔該借歪,唔好阻住條路!」。

不過,自從第一屆單車節之後,跟各種各樣的單車手或港隊成員的溝通機會多了,便開始被單車背後很多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和精神所感染。香港面積雖小,人口比起其他國家更不算多,但培育了很多出色的單車運動員,剛剛在亞運更取得3金4銀1銅的佳績,運動員憑他們的毅力,勇奪國際獎項。無論是專業運動員,或是剛才提到的傷健單車手、抗癌勇士,他們都擁有獨特的「香港精神」,勇於挑戰自己,迎難而上。我和我公司團隊亦深深為此受到鼓舞。

所以,新地相信運動滿載正能量,我們希望透過贊助香港單車節,以及創辦「新地單車學院」踏進校園,鼓勵更多香港人不忘「香港精神」,當然亦不忘鼓勵大眾實踐「為人為己,運動行善」的精神。我經常說,在外國欣賞環西、環意,民眾的熱情同氣氛(濃厚),很想帶給香港市民一同感受。以上這些原因正是新地贊助單車節的由衷。

在此,我衷心感謝旅發局籌辦「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」,香港特區各政府部門和廣東省相關單位的協調和統籌,以及參與單位的支持和配合,希望大家享受今日的單車體驗。

「新鴻基地產香港單車節」剛完成了上午部分,精彩節目陸續有來,最緊要在現場觀戰,感受激烈的比賽氣氛,多謝大家。

傳媒聯絡